80后的童年是在枝头间捕捉知了,在稻田里垂钓青蛙,在水渠里翻看一块块石头下的小鱼小虾,是在泥巴墙上用小棍戳蜜蜂,在院子里用泥巴做丰盛的菜肴。每一个孩子的童年都是天真无邪的。孩子天性就是爱玩,而大自然恰好是孩子们最好的感统训练场地。
小班海龙班的小可爱们就是这么一群特别爱玩粘土的宝贝,他们喜欢去学校的小树林玩粘土,喜欢在秋天捡拾树叶和小木棍进行粘土创作,这些软乎乎黏答答的粘土在孩子们的手中变化着无限可能。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的精彩瞬间吧!
秋天,孩子们用眼睛发现秋姑娘悄悄留下的礼物,学校小花园里的狗尾巴草、掉落的枝叶、树皮和果实,被孩子们捡来摇手一变,凑成了小泥娃酷酷的头发、高挺的鼻子和滑稽的小嘴。
秋天一过,转眼就要冬天,孩子们说要给教室里的小动物们搭过冬的小屋,于是宽大的广玉兰树叶和小树枝给了我们灵感。做几顶帐篷和小房子吧,希望小动物们都能温暖过冬。
Ethan宝贝有着丰富的想象力,在创作的过程中一开始说只是想着给帐篷里添个小人。但做着做着,当身体做好,插上手臂,他的思绪又开始飞跃——为什么不能是一只可爱的小蚂蚁呢?于是我们一起探讨蚂蚁这种昆虫,了解到,身体有六条腿,身体有三个部分。于是,他开始继续往小蚂蚁的外型上做改变。当蚂蚁完成的时候,宝贝灵机一动,思维的火花又开始新一次的碰撞:“老师,我要加上翅膀,变成大黄蜂。”于是秋天捡起的落叶再度发挥了余热,成为了小蚂蚁背上一对威风凛凛的翅膀。这下,小蚂蚁秒变大黄蜂了。
孩子认真、欣喜、思考的模样,给了我们新的思考。孩子的世界里没有所谓的答案。答案在不断的变化,在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中。
在彩泥创作的过程中,孩子们从揉、捏、搓、压等粘合彩泥的动作中,体验到了捏泥的快感和游戏感。彩泥本身也蕴藏着色彩美、线条美和造型美。不仅如此,彩泥创作让画面从平面到立体。幼儿通过团,搓,捏,压等动作,随着粘土的变长,他们会联想到巧克力棒、小蛇;随着粘土的变圆,他们又会联想到皮球和西瓜。孩子的思维通过彩泥将画面直接过渡到三维模式。彩泥的趣味在于未知性和无限想象力。
粘土创作让海龙班的孩子双手变灵巧了,思维更加活跃了。孩子们将心中一个个事物和画面通过小手一边让其成真,一边又让其不断变化。对于生活中的美,幼儿的关注逐步从无意到有意,让探究更为主动。
![]() |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