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链接查阅完整版:常州威雅学子 | 寻梦中国,启航剑桥,横贯欧亚大陆的成长之路
跨越九千公里,从英国乡村远赴常州威雅,又以这里为起点,迈向剑桥,这段跨文化之旅给他带来了深刻的启迪与成长。当康河的柔波倒影出剑桥大学的尖塔,也映衬出一道横贯欧亚大陆的成长弧光。让我们共同走进C. Poulton笔下的故事,翻开他在威雅重塑自我、追寻梦想的成长篇章。
从英国的圣比里努斯男子中学(St Birinus School)到常州威雅的跨越,不仅是地理坐标的转换,更是一次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全新体验。当我踏入这所学校时,眼前的一切都在重新定义我对“校园”二字的认知——这里有着全新的视角与多元化的观点,每个灵魂都能找到独特的成长切口,而我的重塑与成长之旅,也就此展开。
故事的起点要追溯到七年级时,我在英国加入的一项”汉语卓越计划”。从那时起,我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就已逐渐萌发。当原定的中国研学之旅因故取消时,那份未竟的期待在我的心底悄然发酵。直到某天,惊喜突然降临——一封来自威雅国际奖学金计划的邮件点亮了我的屏幕,经过层层筛选,我叩开了威雅的大门。
每年,威雅国际奖学金计划会从全球遴选约10名左右优秀学者赴常州威雅完成为期两年的学业。通过这一计划,学子们不仅能在原汁原味的国际课程体系下无缝链接全球教育,还能深入体验丰富的中国文化,与本地学生共同学习、交流与成长,创造了一个充满启发的跨文化交流平台。在这一平台上,中外学生们相互学习、共同进步,培养了更深厚的国际视野与文化理解。
01 西太湖畔书写多维成长故事
威雅独特的全人教育生态,让我在各种丰富的课外拓展活动中不断充实着自己,也让我勇敢挑战了在英国时从未尝试过的全新技能。
从决定加入学校游泳队的那一刻起,我便不再是那个从小不会游泳的“旱鸭子”。我开始跟着游泳教练Ms Marchi进行系统训练。随着游泳技术的提升,我开始在上海、杭州、南京,甚至是福州等地的游泳比赛中崭露头角,更解锁了担任低年级游泳比赛计时员的全新角色。这份经历不仅锤炼着我的体能与自信,也让我有机会与来自中国各地的游泳运动员们切磋交流。透过泳镜,我总是能被他们眼中的执着光芒深深打动。
而在常州威雅的赛艇码头,我也开启了人生第一次赛艇之旅——作为中国首支参加亨利皇家赛艇会的高中八人艇队成员,在备赛阶段,我和队员们每周至少进行5次训练,在划船器与湖面上反复打磨技术,共同付诸着锲而不舍的努力与决心,更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。在赛艇教练Mr Pascal的指导下,我们的赛艇队伍不断突破体能极限,更在协作中学会倾听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脉动。当我们的赛艇最终划过伦敦的湖面时,跨越两国的哨声已成为这段充实经历与美好回忆的生动见证。
02 户外研学脚步丈量中华文化的纵深
在威雅,诸多户外研学的机会,让我得以弥补当年未能来中国研学的遗憾。当我用脚步亲自丈量华夏文明的纵深,我的跨文化视野也在不断开阔。
在南京厚重的历史感与丰富的文化遗产中,我看到了历史的车辙与中华文明的变迁;在上海令人惊异的现代与古代建筑的融合中,我见证了创新与传统的共生哲学;在苏州,中国古典园林与运河古桥的永恒之美,与周遭熙攘的城市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,让我得以观瞻这座城市宁静的一面;在北京,这座全世界都耳熟能详的城市中,我游览过故宫、长城这些令人惊叹的历史瑰宝,中华文化遗产总是震撼着我的心扉……我将永远珍惜这段时光给我留下的美好回忆。
各具特色的美食、语调各异的方言、风格迥异的建筑,这些散落在中国地图上的文化碎片,更让我深深感受着中国文化的丰富多样。而这种多样性也让我意识到,对于这个国家浮光掠影般的探索,我仍远未触及它的深厚与宽广。
03 科研探索 生化分子间窥见社会镜像
选择生物、化学、数学与高数四门A Level课程,同时挑战EPQ(独立研究项目)与HSK(汉语水平等级)四级考试,这样的学术强度与我在英国时形成了天壤之别。然而在这里,我遇到的每位老师都在鼓励我去发展自己所热爱的专业,并为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指导。在他们的帮助下,我不仅在学术上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挑战,成绩也逐渐突飞猛进。
对生物化学的热情,或许源于对蛋白质预测、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痴迷。而这种对科学的追求,也在威雅的课堂与实验室里生长出新的维度。在老师Mr Fosu的指导下,我广泛阅读文献,将我的EPQ研究聚焦于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——“芬太尼在中英两国的使用差异研究”。在研究过程中,我深入探讨了“芬太尼”这一化学物质的危害性,分析其对人体健康乃至整个社会的深远影响。这个奇妙的课题让我能够由点及面,从微观的药物研究出发,逐步延展至对比两国在药物使用政策上不同的文化逻辑。
当接到来自剑桥大学自然科学专业的面试邀请时,我在Mr Barry和Mr Youell等学科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。他们对牛剑面试流程与结构的熟悉,帮助我深入研究了许多更高层次的课题。无数次的模拟面试训练,也让我在面试中表现得游刃有余。这些经历不仅让我淬炼出对学术科研方向的洞察,也让我期待着在未来,开发出治疗多种目前无法治愈疾病的药物,将科学的力量转化为对社会的贡献。
在常州威雅的成长之旅中,作为中英文化交流的受益者,我深刻感受到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的独特魅力,更深感自己肩负着推动跨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的责任与使命。在以常州威雅为起点,迈入我梦想的大学殿堂后,我仍想要继续学习并传播汉语,更想并以一名曾在中国学习与生活过的英国学生的身份,借助独特的“双重视角”来促进跨文化间的对话。
或许某天,我会带着我所积累的学术研究与未来愿景重返中国。到那时,我将凭借在威雅的成长期间所淬炼出的能力与品格,勇敢地迎接未来的一切挑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