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链接查阅完整版:常州威雅 | 对话理想汽车副总裁及清华博士后导师: 如何培养学生在AI时代的核心竞争力?
当人工智能不再只是科幻片中的想象,而是成为我们日常学习、思考甚至决策的一部分,我们是否真正准备好了与之共处?在ChatGPT、Deppseek、豆包等AI工具逐渐渗透进人们生活的今天,我们不得不开始思考——AI究竟是人类的助手,还是潜在的主宰?如何在这个充满算法与算力的时代学会驾驭AI?
10月25日上午,理想汽车副总裁张淳先生利用假期时间走进常州威雅,为10-12年级的学生带来一场题为「智伴同行」的专题讲座。这场讲座不仅是一场关于前沿科技的探讨,更是一次关于「人何以为人」的思维启蒙——在AI涌动的时代,我们如何守护并激发人类独有的创造力、情感与判断力?
张淳先生
理想汽车副总裁、清华大学车辆工程学院博士后导师
张淳先生是中国汽车创新领域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,目前负责理想汽车AI控制器及AI基座研发工作,致力于推动智能出行的未来发展。他拥有卓越的职业履历,曾在担任小米汽车电子架构负责人、华为汽车BU总工程师、英特尔汽车电子中国区负责人等职务。作为一名威雅家长,他对教育同样有着独特的洞见,认可威雅“每一个孩子都卓越”的全人教育理念。
深入浅出,张淳先生带领学生们回顾了人工智能从诞生至今的关键演进,从最早的神经网络到当下的生成式大模型(如ChatGPT与DeepSeek),他以生动的视频案例与亲身经历表明,当前AI正处在第三阶段(AI Agent)——它不仅能提供答案,更能主动完成目标、调用工具、执行命令。这意味着AI正从「被动工具」向「协同伙伴」转变,其学习方式与人类极为相似,也正在重塑未来社会的知识结构与思维方式。
当被问及“AI是否会取代人类,未来如何驾驭AI”、“AI对于数据安全的影响”、“材料科学等专业如何在AI时代发展”等来自在场师生的问题时,张淳先生一一作了解答,他认为,AI会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捷径,但它同样缺乏情感与创造力。他鼓励威雅学子学会利用AI进行跨领域思维开拓,以独立思考与创新精神成为AI时代的主导者。
对话张淳先生
在讲座结束后,我们也与张淳先生进行了深入访谈。他以科技领军者的视角解读了AI时代的机遇与挑战,也从威雅家长与一名父亲的角度,分享了对未来学习方式与人才培养的独到思考。
Q1
您如何看待AI技术对各行业未来的影响?如果未来AI一定会成为各行业必备工具,在这样的趋势下,作为学生,应当如何考虑未来的专业或职业方向选择?
谈到AI,我们先看看ChatGPT 是怎么回答的:
AI会重塑所有行业,但真正稀缺的是“能把技术转化为可交付业务价值的人”。选一个你愿意长期深耕的领域,补齐AI与数据能力,站到问题与流程的源头,做人机协作的设计者与责任人,这样的职业路径在任何行业都具备持续竞争力。
它提议工科和理科要在原专业上叠加数据与AI模块,争取做“能下手写代码、能上手做实验、能讲清业务价值”的复合型人才;商科和人文社科方面强化数据分析与自动化工具(BI、SQL、Python、无代码/低代码、RPA),学习用AI改造市场、运营与内容生产;同时理解法规与伦理;医学、法学、教育等强监管专业:在本学科走深的同时,补齐信息学与合规素养,瞄准“行业+AI+治理”的交叉岗位。
我的理解是,AI实际上是把人的大脑的能力进行了延伸,它是一个巨大的工具。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如何考虑未来职业和专业的选择,所以最核心的就是思维能力。我们可以学习AI的思维方式,学习它带来的所有知识的总结。但如果要在这个行业上做出成就,未来人云亦云的工作已经没有太大的作用了,因为AI会把这部分替代掉。你需要做的就是在这个行业中形成你的认知,并在新的认知上形成你的创造力,在新的创造力上,用科技创造力的方式去降维提升效率,使用AI作为核心的工具来提升你的效率。
Q2
站在企业的角度上来看,您认为未来企业在选拔人才时,会如何考量?除了专业能力外,最看重哪些核心特质?
在过去的十年当中,企业选拔人才的方式在变化,特别是过去的两年当中,各种AI工具的涌现让很多知识能够被快速学习,所以我认为思维模式是关键点。
第一个维度是持续性学习,就是Carol Dweck提出的终身学习。成长型思维模式是非常关键的,AI时代来临后,很多东西在快速迭代,你得找到持续学习的方法论,去帮助自己快速的学习新知识,快速地自我迭代。
第二个维度实际上是支撑第一个维度的,就是学习思考问题,包括表达问题必须要结构化。所以我在考察应聘者的时候,会关注他们是否有很强的结构化思维能力,即所有的事情都能化繁为简,分层解决。所以结构化思维能力是非常关键的。
第三个维度我觉得是逆境中持续奋斗的能力。因为我们进入了一个创新时代,很多事情都需要在未来当中去探索。探索的过程必然会出现失败,而且失败的概率很大,就会带来逆境。但是在逆境当中如何发现新的机会,坚定自己的信念往前走,这才是非常关键的。所以我们一直在说,过去我们是因为看见,所以相信;但是现在,我们是因为相信,所以看见。
最后一个最重要的点就是开放性思维。过去你可能在某一个领域成为专家就可以,但现在很多东西都是跨领域的,所以开放性思维非常重要。譬如说,99%的问题可能在外部都能找到答案,你只是在你的单一领域里面还没有看到,当你跨领域去看一看,就会找到已有的答案。那么我们只要把这个答案进行优化或适配,可能很快就能达到最优效果。所以开放性思维也是我在选择人才的时候非常关注的地方。
总结一下,第一是学习的迭代能力,第二是结构化思维,第三是逆境中前行的能力,第四是开放性思维。
Q3
作为威雅家长,您看到了这里的学生身上的哪些特质,是在未来社会中具有竞争力的?
我觉得最核心地方的就是刚刚谈到的开放性、多样性。AI时代来临后,我们需要多样性的人才,从固定的模板里释放出来,他们有的特点可能不够全面,但是这些人会改变整个社会,改变整个科技。比如说Deepseek也是中国第一次巨大的创新力,让海外都非常震惊。
从威雅家长的角度来看,我看到的核心就是威雅给了学生们足够宽松的环境,足够多样化的培养空间,让他们能在开放的、多样化的空间内去寻找自己特别的地方。
Q4
您认为威雅的教育理念或教育方式,在哪些方面帮助学生为未来的发展做好了准备?
这个问题和上一个问题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,多开放、多样性会带来个体的发展与关注,我觉得这个是威雅一个核心教育理念,就是注重个体的发展与成长。
另一个我觉得很重要的地方在于,威雅还会带来一个世界的多样性。威雅提供了来自各个国家,各个背景的老师,为学生们带来了不同的知识背景,不同的人生背景。这些老师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,将多样性的东西会融入到学生的个体成长当中,帮助孩子去进一步形成自我个体的认知与发展。
Q5
是否可以给现在的年青人送上一句您认为最有用的建议?
每个人都是非常唯一的,找到自己感兴趣的、擅长的领域,深度耕耘,掌控你自己的命运,挑战你成长的极限,一定会形成你自己独特的认知,成为独特唯一的你。
在讲座的尾声,张淳先生还从自身实践出发,向学生们推荐了《机器学习》与《深度学习》两本著作,有助于他们理解AI核心技术、训练逻辑、塑造结构化思维。掌握这些底层原理,将帮助年轻一代在未来与AI协同工作时,具备更深厚的洞察力和更主动的创造力。
正如张淳先生所言,在AI迅速发展的时代,终身学习与自我迭代显得尤为重要。因此,真正的教育不应止于知识的传递,而应回归「人」的塑造。在常州威雅,全人教育理念所倡导的,正是对思维与勇气的塑造,对创新精神和开放性视野的培养。在这个被AI重新定义的时代,唯有不断追问、不断创造的人,才能真正站在未来的浪潮之巅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