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链接查阅完整版:常州威雅 | 143个小时,11份热忱,他们用创意课堂与乡村孩子共筑成长
143个小时,11份热忱,他们用创意课堂与乡村孩子共筑成长
今年伊始,常州威雅志愿服务社团(WAVES,全称:Wycombe Abbey Volunteers Engaged in Service)的成员们同心协力,启动了一项激动人心的公益教学项目:为中国凉州区的乡村学生量身打造了一套新颖有趣的英语授课计划,作为他们的第二语言(ESL)课程!
在威雅学生E. Xu和威雅国际交流生S. Allington的带领下,一支由11名中外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组成的志愿者教学团队正式成立,他们为那些原本缺乏英语学习机会的孩子们,带来了由英语母语者参与的学习体验。
每周,由不同的学生志愿者轮流进行线上授课。他们借助图文并茂的PPT等教学工具,对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和拓展。日常交流、应急英语、常用短语/习语等主题,经由这支敬业团队的协作打磨与细致规划,课堂内容变得生动鲜活。
项目初期,由于语言能力差异和缺乏信心,凉山的孩子们一开始的课堂参与度并不高。志愿者们察觉到这一点,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调整授课内容与互动方式。经过数周的课程,情况悄然转变:一些学生开始主动回答问题,更有许多学生能够自信尝试创意写作。这种积极投入充分体现在学生们提交的富有想象力的课后作业中——他们运用新学的知识,创作出了属于自己的英文漫画书。
在一堂创意写作课上,志愿者们惊喜地看到了学生的提高。这堂课引入了英文“藏头诗”(Acrostic poems)——一种每行诗句的首字母组合起来可组成一个单词的诗歌形式。学生们有10分钟时间,创作关于自己生活、爱好或梦想的诗歌。
“我写滑雪是因为梦想有一天能尝试它。”这位学生后来分享道。这项趣味教学活动的引入不仅巩固了词汇学习,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自我的机会。
在这场充满意义的公益教学活动中,收获成长的不止学生,志愿者们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了对未来生活至关重要的宝贵技能,甚至人生体悟。
为表彰学生们的不懈努力与创造力,项目团队向这些来自凉山的孩子们赠送了彩色笔记本、笔和美术用品等学习用品作为奖励,以此庆祝他们的投入与成功。
同时,为表彰志愿者教学团队的奉献精神和卓越贡献,常州慈善基金会特向他们颁发了志愿者服务证书,认可其累计每人至少13小时的志愿服务。
目前,WAVES社团已在积极筹划未来的志愿活动,以期能为更多缺乏教育机会的孩子们带来帮助。通过这些项目,WAVES希望持续传递慈善理念,发扬志愿精神,将教育的温度传递得更远!
更多新闻
